常见的录音错误 你踩坑了么
作者:沐肆洲
原创:沐沐
家庭录音——十种常见录音错误 ( 上 )
正确的录音方法,不只会让你的声音更加好听悦耳,还能增加后期做效果的操作空间,而且还能省钱。
更重要的是,错误的录音方法,会直接造成你吐字发音错误哦!
错误1:用机架效果器在前级加效果
前级是什么鬼?
怎么叫在前级加效果?
看张图片你就明白了。
( 沐沐当时没选美术专业真是埋没了天赋 )
在声音进入录音软件前先经过了机架效果器,就叫做在前级加效果。
机架效果器不是用来录音的!
那是给主播们直播准备的。
机架虽然会让你在录音的时候听着很爽,
但几乎丧失了后期调整的余地。
万一有客户要你提供干声,
你拿什么给人家?🤷🏻♀️
那么,怎样能录的时候听着“爽”,录出来是干声呢?
正确的方法是“湿听干录”,在轨道的“效果组”里加你想要的效果器。
这样你想干就干,想湿就湿,听着爽,用着也方便,输出的时候要啥有啥。
错误2:录音波形太大
或许你见过其他人的录音成品的波形,那么满,那么透彻,让人羡慕!
可你不知道的是,
那些都是经过效果器处理才变满的啊!
录音波形应该占整个录音区域的约三分之一,
峰值最好不超过-15db。
即使是“大力丸”,峰值也绝不会超过-5db。
这样的波形经过压缩放大,就会得到那种很饱满的效果。
后面会讲到“压缩器”,到时候再说。
下面是个正常的解说波形,请参照。
错误3:距离麦克风太近
为追求听感丰满和声音扎实,不少人会贴着麦录。
( 脑补下口吞麦克风的画面 )
其实你能听到的优秀作品的细腻度和贴耳感,来自于设备和后期效果。
录制上面那段波形的时候,嘴离麦20-25厘米。
离麦太近,会造成“近讲效应”,导致声音低频浑浊,中频无力,反而削弱了声音的细节和震撼。
如果声学环境不好,可以适当的近一点,以求更佳的信噪比(人声音量÷环境噪音音量)。
但最近一定不要小于10厘米(动圈麦除外)。
错误4:用“尖声效果”追求声音亮度
别人的作品声音亮且极为清晰,于是你就开始模仿。
这无异于用肉嗓模拟效果器啊!
其实,那种很亮的声音,是使用均衡器提高齿音等高频得到的。
因为想要声音亮起来,而追求夸张的齿音,天长日久成习惯,将舌位都练错了,
造成了尖声效果—— 把j、q、x读成了zyi、cyi、syi。
这种声音是“很不高端”的。
走错了路,就会错过很多机会。
错误5:动圈麦克风不可用
绝大多数网配用电容麦克风。
敏感度高,频段宽,声音细腻是大家对它的共识,换句话说,高端大气上凳次。
而动圈麦克风给人的印象貌似总是相反。
动圈麦真的有那么low么?
我们曾做过一个对比试验。
在同样的声学与设备条件下,用不足千元的舒尔sm58动圈麦录制的人声,在经过细微调整后,其效果并不逊色于大名鼎鼎纽曼U87多少!
况且在对声学环境的容忍度上,动圈麦克风要远胜电容。
你知道么?
天王巨星迈克尔杰克逊的名曲《Billie Jean》,就是用舒尔sm58录制的!🤩
你的录音方法正确吗?
如果你不确定你的操作是否正确,
可以在留言区留言哦!
长按图片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