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2019-06

原创:沐沐


写在正文之前:近期小课堂收到的咨询问题比较多,因留言回复有时间限制,未能及时回复的,我们将在文章最末为大家解答。

希望同样也被这些问题困扰的小伙伴们可以看到喔~比心💕


你能完美的控制你声带震动的每个频段么?

你录音,麦克风、话放会有缺陷吧?

你的屋子里的声学环境不太完善吧?

你觉得别人的录音都那么清晰,那么浑厚吧?

那么,你需要善用、巧用、正确使用均衡器。


初中物理老师说过,所有发声的物体都在震动。震动的频率以秒计,一秒内震动的次数多少,就是这个声音的频率,单位是赫兹(Hz)它决定了这个声音的音高。

比如,钢琴上的A音(“拉”),它的振动频率是440Hz。也就是说,物体每秒震动440次发出来的声音的音高,就是A(“拉”)。

但是世界上的声音,不可能都像仪器一样,只发出来单一频率的声音,而是多个频率叠加在一起的。

比如挪动木桌子,有高频的摩擦声(听起来很刺耳),有桌子震动的中频段声音,有地板DUANG......DUANG......的低音声音。你的嗓子更不可能发出来单一频段的声音。

均衡器要做的,就是增加或者减少这个声音中的某些频率点的音量大小。


 SSL  ↑

←  Q10


上面这个图里的两个效果器,是大家最经常见到的两种EQ,都出自WAVES系列效果器。

上边那个看起来枯燥一些,下边的看起来直观一些,但是原理和效果都一样。

下边那个比较直观,咱们就拿下边那种EQ来做例子。

这个均衡器叫Q10。这个“10”,是指你可以通过控制10个点来调整你的声音的频段。除了10段,还有其他不同段的,比如8、6、4等。


(咱们放大看看Q10上面的部分)


横轴是0到16K(16000)Hz多,代表人耳可听到的范围20~16000HZ。

纵轴中间是0,往上到+18DB,往下到-18DB,表示可以将某频段增加或者减少18 DB。

中间那10个命名为1~10的小圆点,用鼠标点亮哪个,哪个点就会起作用。

这10个编号仅仅是编号的作用,顺序不重要。你可以把第二个点挪动到第8个点的右边去,无所谓。

Q10的下面部分,是关于那10个点的参数,一一对应。


TYPE,是线的形状。是高切,低切还是普通的某点提升降低,可以在这里选择。这种图示的方法很直观,你一定一看就懂。

这里解释一下“切”,这个词其实用得很形象:低切就是把低于多少Hz的部分切掉不要,高切同理。

GAIN,是这个点所控制的频段的音量。是增加,还是衰减,衰减多少,在这里操作。

FREQ,是每个点控制的频段。比如现在,第六个点所控制的频段位置是1000Hz。

 Q,这是指控制这个点的时候,它左右相邻的频段所受影响的大小。

数字越小,越像个山丘,对相邻影响越大;数字越大,越像个尖塔形状,对相邻影响越小。


*重点*

下面是人声大致各个频段大致的作用。你先尝试着练习,时间长了就能背下来了。

这需要你平时大量的实践摸索。如果不知道需要动哪里,可以考虑扫频的办法——这东西着实拿文字说不清楚,什么时候再开线下小课堂的时候当面说吧!

60Hz,直接低切。60hz以下的声音都需要切掉,因为那一定是喷麦和其他杂音。你不可能发出来这个频段。 

70~100Hz,降低一点,会显得声音很干净,不嗡嗡。 

200~400Hz,如果你觉得你的声音很贴近感不足,可以提高一点;如果觉得太贴近了,就拉小一点。声音不是越近越好——压迫感会让人觉得不舒服。

400~800Hz,可以增加或者减少人声的饱满程度。

500Hz左右,其实这个频段挺重要的,提升它会让你的声音变得更扎实。

但现实情况是,我所见到的大部分家庭录音间的500Hz很容易有驻波,迫不得已需要降低一点。

500~1kHz,这个频段可以用来调整人声的“结实”程度,提升这里会让你的声音“轮廓感”更好。 

1kHz~4 kHz,这部分是增加声音可识别度的很重的区域,但提升多了也会造成一定的“罐”音。

4k~5kHz,人声的齿音频段。电容麦克风对高频的吸收是很敏感的,一般来说都需要消除一些齿音。

但如果你总感觉自己的高频不够亮,要么是你的放声设备(耳机啥的)质量不够好,也可能你的审美有问题,只有刺耳的声音才让你爽。

6k~11k Hz,这个频段可以增加声音的“甜美”“透亮”感觉。并且增加声音的“空气感”,“呼吸感”。

11k~16k Hz,一般这个频段的声音我会高切掉,声音会显得干净,不脏兮兮的。


你会发现,调整均衡器,其实是个相对值。降低某个频段,其实也就相当于升高了其他那些没有动的频段。

如果这十个点全部都降低了呢?也就相当于降低了音量。

一般来说,我们用电容麦克风录完声音,每个频段点的上升下降都不会太大,最多也就3个DB。

如果再多,就改变了声音的本质了,违背了录音的最高准则——实现最高的还原度。

上面是我的个人经验,也是我在专题纪录片解说中一直遵循的。

注意,角色配音(后期补录)不能按照这个来。为了追求声音在真实场景中的自然度,削减得比这个要多得多。

每个人的声音条件不同,每个片子不同,每个录音环境不同,录音习惯也千差万别。面对良莠不齐的素材,我们会针对每个声音的不同来调整均衡器。

那么,当你拿着均衡器要对你的人声波形下手的时候,基本思路是什么呢?

首先要考虑的,不是做指望后期调整,而是在录音的时候采用正确的录音方式。

录得不好,指望后期是救不回来的。请点击下方链接,回顾一下错误的录音方式。

Part 1   常见的录音错误 你踩坑了么 点击打开链接
Part 2   常见录音错误(下) 一篇出坑帖送给大家 点击打开链接

其次,你要用均衡器来补足你房间声学的不足。

它虽然不能帮你去掉那些反射回音,但是它能帮你减少一点嗡嗡,去掉一点高频驻波。

在这里提醒你注意两个频段点。一个是60~150HZ,这个地方非常容易脏。

另一点是500HZ左右,很多房间的驻波都集中在这里。

试着降低这两个点,看声音会不会清澈干净很多。

最后,如果你想涉及一点混音工作,那么你调整均衡器,还需要为了与其他声音(音乐、声效等)相融合。


我跟网配聊了五年,不断地在告诉大家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健美运动员的健康是第一位的,变成肌肉怪物就不正常了。

但我无法扭转很多客户和中介的错误审美,毕竟他们是你的财神和金主。

在此我做一点妥协,按照下图调整,或许更容易帮你在眼下赚到钱。

(除了均衡器,还需要别的设置,这个以后再说)

话不多说,直接上图。


传说某宝上调这个要上千块。

如果你学到了,省下的钱打个赏呗?


留言解答区

Q:“吸声做的不全面的情况下,是用动圈话筒好,还是电容话筒好?”

A:以我的经验,吸声没做好往往伴随着隔音也没做好。

也就是说,你的录音环境除了有因为吸声不佳造成的声音乱反射,还可能会夹杂着各种乱入的杂音。


这种情况下,建议选择动圈话筒,因为动圈话筒相较电容话筒,收声距离短,灵敏度低。

那些在你录音的房间里乱窜的反射声和窗外或隔壁偶尔捣乱的杂音,不会被它收进去。能够减轻你在后期调整EQ和降噪的负担。


长按下图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