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2018-03

原创:沐肆洲-王同

对于沐肆洲来说,《舌尖3》与我们平时制作的其他片子比,也没有什么特殊。

《舌尖1》的时候,我们已经有幸亲历了一次——也是近年来第一次纪录片行业的“受宠若惊”。热度,与我们无关。我们选择了等硝烟散去,《舌尖3》被下一个社会热点冲淡的时候,再发这篇文章。说的比较散,都是随感,不完全来自于《舌尖3》,也没有什么针对和逻辑性,想到了什么就写下来,给纪录片创作者们提供一点参考。

要说特殊,就是周期太紧。为了《舌尖3》,沐肆洲的同事们都没有回家过年,付出了很多。仓促间很多地方做得不到,我们也心有余愧——但是沐肆洲尽力了!


当然,我们也仅仅是进入项目个把月的时间。而整个剧组几百号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没白没黑地背负着重大的压力,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所以,我在此前几篇微博里反对占功自居的言论。那或许是不了解纪录片行业、纪录片人的表现。

身嵌行业其中的人,对片子的感受则与公众是不同的,我们的目的在于总结经验,将下一部片子做好。


             ▲
 一、关于配乐

《舌尖1》里,我们是采用了双音乐主题。一部分是阿鲲先生作曲,另一部分是《京城四季》专辑里的几首。这两部分都火了,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也是纪录片双音乐主题使用的典型案例。《舌尖3》里,全部使用张逸马先生的作曲。其中有一两首旋律带有明显前两部的影子,以求系列完整性。

以目前大部分中国系列纪录片的制作需求,对点作曲并非是个可以普及的流程。按照剧作功能和情绪水平设计作曲,或许是可行的方法。

做纪录片配乐,创作者首先要完全摒弃自身对音乐本身的关注,创作过程须伴随着脑补的画面、影片的段落和结构、声画关系随时微小的变化、以及与其他声音元素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乃至关注到当下纪录片的传播效果,并将上述要点完全融入血液形成反射。这与纯音乐创作完全不同。

好听和好用,是两回事;好用和用好,是两回事;况且近几年纪录片审美的迭代让人目不暇接。


不在同一个语系、气质和关注点上,这是近多年来音乐人与纪录片人合作的最大沟壑,达不到预期效果的案例不胜枚举。这种磨合,并非一日之功——因为目前大部分音乐人对影视配乐的研究,大都在故事化电影上,理解带有理性的人文气质的纪录片与音乐在纪录片实现功能上的差别,会产生身份上的错觉。最典型的错觉,是拿不准和画面与剪辑的关系,以及丰满度应该在什么情绪水平上,造成要么片子太“跳”,要么太“平”。

我向来倡导纪录片配乐应该从音编练起。踏踏实实干上5年音编,见的不同类型片子够多了,结构和风格类型都见到了,才能有足够的声画关系的概念,作曲才能胸有成竹,下手就准。


强强联手是每个纪录片的期盼。但落实在创作细节上,则随时需要骑墙的经验和分寸。要小心强强带来的,也可能是灾难。

一套完整的系列纪录片作曲,是属于影片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需要做统筹考虑的,不可哪集、哪段需要什么,就给哪段做。这样不仅会消耗巨大的时间和金钱成本,更容易造成宏观布局的缺失。


           ▲▲
二、关于同期录音

从音频技术质量方面讲,《舌尖3》是我参与过的众多纪录片中,同期录音质量整体最好的。同期录音在最终呈现中占到了7成以上——这在同类型纪录片中,是一个相当大的比例了。同期录音指导范立明老师建立的标准和系统功不可没。采访声音全部使用双麦克风录制,自然扎实,环境特征清晰明显,细节到位,现场噪音控制到了最小,特采素材考虑周到,意图指向准确,声音指标统一。极少有国内纪录片达到这个水准,可见其职业专业性与态度。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声效的修补工作,是锦上添花的,而不是补救式的。

这一点,对于业内来说,是个绝对的好榜样。



            ▲▲▲
三、关于声画

音乐和声效,除了配合每个段落的要求外,还有很多重要的功能性。比如调整硬信息和软信息的转化、合理段落间情绪水平的布局,声画关系变化的设计,以及角度与态度的灵活多面。这些既需要导演在前期进行布局设计,也需要声音创作的二次布局。


画面和同期声,是纪录片的第一信息。一部好片子,在没有加解说、音乐和调色之前,靠良好的剪辑操作,也能够创作出来具有强烈艺术冲击力的影片。纪录片的剪辑是有自己的心理节奏的。我很崇拜以前那些没有音乐对着也能剪的老剪辑师,并认为那才是真正的剪辑。其实,对着音乐剪画面,我也能干。

不要让一段音乐限制了自己的宏观谋局。


           ▲▲▲▲
四、关于解说与录音

纪录片解说,正在朝着自然和个性化表达的方向走。这不单是解说员的方向,也是录音师和混音师的方向。

比如,对于中低频肥厚、高频过亮的设备来说,如果希望达到自然的听感位置效果,需要将低频和高频切到合适的位置,这对人声中频的拾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些人声录音,把低频切掉,声音整个都虚了。就是这个问题造成的。

再如,或许有少数录音师为了追求细节的“毛刺儿”感,特意将电子管麦克风搭配电子管话放。我对此的理解是,在数字音频时代,在设备日益灵敏的当下,人耳不可被灵敏的设备绑架。美化是必要的,但纪录片的声音审美范畴,还是应该在一个范围内设计。这个话题很大,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当然,类似哨音、杂音之类的硬伤,在录音中是根本不应该出现的。

这里着重说一下解说员的“哨音”问题。播音前辈陆洋老师专门对此给予我专业解释,我没有完全看懂。我拷贝过来,咱们一起学习。在此向陆前辈致谢!

“女声出现者居多。因为一部分女声在发声时有撅唇习惯,撅唇时发zh、ch、sh、r,必然出现舌体整体前伸,舌尖位置必然出现错误,哨音就出来了。正确的发声动作应该是:双唇内缘用力,双唇似向内收,这样舌体自然也随之后退,软腭自然挺起,牙关自然打开,口腔自然扩大,咽腔自然和口腔贯通,如此发出的声音必然集中、通畅、圆润。就是这样简单。我一直采用口咽腔贯通的发声方法。这样就容易做到“前音后发,后音前发,宽音窄发,窄音宽发”,所有音都向央A点集中。这样做,声音很容易集中、通畅、圆润。所谓意大利美声发声法,即面罩发声法,其口咽腔的控制方法也基本如此。”



           ▲▲▲▲▲
五、关于配合

随着纪录片在每个环节的制作精度不断提高,分工细化就成为必然,因此带来的各部门之间的对接和基础技术参数,也就成为各个部门必须了解的职业属性。大型多集系列纪录片,下一阶段或许需要出现一个新的角色:技术安全。他所负责的内容包括各部门的技术疑难问题、技术对接问题的、技术协调统一问题等技术相关。这个工种,不管是前期筹划还是后期执行,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拿我们的工作来说,同期录音要想着怎么跟摄影部门对接、怎么和视频剪辑和后期音频对接;视频剪辑和后期音频制作要相互对接,我们也要考虑怎么跟大包机房对接。这需要各工种不仅要熟悉自己手底下的那点事,对于其他工种的了解也要有。这次,就帮助剪辑成功解决了在Final Cut Pro下如何分左右声道的问题。

心里装着整个流程,才算职业人。


▲▲▲▲▲▲
六、关于时间

纪录片是种需要用时间沤的东西。时间是一种土壤,会产生不同深度的素材和见解、对立的美,和宏观的眼光。

纪录片这几年蓬勃发展,社会各方面发现了它的价值。有的价值,短时期可以兑现;而纪录片却是一种可以长时间产生价值的东西。比如,你去看各个视频网站的纪录片板块,里面很多片子都不是这两年的新片,但依然在发挥着它的魅力。不要向所有的纪录片要当下价值,这背后则是个很大的话题。


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