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2019-10

原创:沐沐


------我眼中的杨晨与他的《如果国宝会说话》

上回说到雷磊,这次说杨晨。

前不久,《国宝》获得中宣部第15届“五个一”工程奖特别奖。

标新立异的风格能够获得国家级的肯定,这给了我们一个信号。


我与杨晨在2012年冬天曾有一面之缘,是李易老师引荐的。

当年在九方名座我们做了个“类广播节目”,李易老师说杨晨是广播方面的专家,请他来听听,提提意见。

但那次我和他并无太多交流。

2013年李易老师去世后,我们脱离了资方,成立了沐肆洲。


2015年,《下南洋》的执行总导演祝捷,拍了一个关于青岛的纪录片,拜托我帮他找解说员。我推荐了一位,很遗憾被导演否了。

正当我一筹莫展之际,我听到同事在听一个公众号,我当时就蹦起来了——这不就是我要找的声音吗?

我说赶紧去联系这个人。同事告诉我公众号叫“杨晨声音”,我才忽然想起来2012年的那一面之缘。

杨晨很顺利地完成了这个片子。

此前,杨晨几乎没有涉足过纪录片解说领域,他也不是播音专业出身。

当时他擅长的领域是广播、读诗与舞台,与著名诗人冯唐一直保持着合作,冯唐的诗由他来诵读;并创建了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杨晨说话。

在剧场里,他站在台上,配合灯光音乐和简单的置景,一个人对着观众讲故事。一场下来接近两个小时,只有他一个人。

他的成名作你一定听说过,叫《情爱长安》:

“我从未说过我爱你,但是我爱你,我深深的爱了你整整一生,从青春爱到了白头,从长安爱到了日本,我将带着对你深深的爱去到死亡终生不复,我整夜整夜的喝酒,我整夜整夜的想你,这漫天的樱花雨就是我写给你的漫天诗歌。”   

杨晨是个很洒脱单纯的人。他可以躺在沐肆洲的地板上,跟蛋挞(金毛大狗)玩好久。

杨晨是个很静谧而内心坚定的人,他经常读《地藏经》《心经》《金刚经》等佛家经典,录下来送给朋友,并告诉我他能够从中获得力量和启迪。

他是个古文功底很深的人,在“沐肆洲小课堂——专题纪录解说训练营”里,他当场背诵了《道德经》和《千字文》。


他也是个很细腻的人,他对于微小的语言差别极其敏感,能够通过几句话就能判断面前的这个人的性格。

跟他聊天,你会处于很舒服的状态。

他还是个很童真的人,他喜欢跟孩子待在一起,给一群十岁左右的小朋友开“夏令营”,跟他们一起打拳锻炼身体,一起背诵古诗,谈天说地,不亦乐乎。

但是,杨晨此后的纪录片解说之路,并不十分顺利。


2015年,纪录频道原创重点纪录片《我从汉朝来》开始选拔解说员,我推荐了杨晨,但并未获得肯定,剧组最终选择了孙悦斌。

杨晨的第一次央视原创重点片之路铩羽而归。

导演对此的反馈是,有些“跟想象中的语言风格太不一样了”。

因为《我从汉朝来》这部纪录片中的语言形象,还是要有一些硬朗的气质的,而杨晨的声音并不合适。


我想,这是我太心急了。我对杨晨说:“我不知道你是不是那个对的人,但我确定的是,你是在对的路上。”

既然直走行不通,那就曲线救国。

我坚持相信他是对的。

我先后推荐他配了《茶界中国》《千年国医》《谈婚论嫁》,这几部也都是网红纪录片。


(图片来源于百度)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磨合,杨晨也不断摸索着纪录片解说的门路,融合改造着自己的风格。

更关键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声音开始逐渐被行业和观众所接受。

两年后的2017年,《如果国宝会说话》开始遴选解说员。我再次给纪录频道推荐了杨晨,一次通过。


貌似这是一个纯粹励志的故事,但还有一件事是你们不知道的。

纪录片是个群落,这个群落的核心部分并不大,且从业人员基本稳定。

虽然各自有不同的创作理念和审美倾向,但是在大方向上,每个人都避不开大环境的影响。

上面所说的《千年国医》和《谈婚论嫁》两部纪录片,其主创人员与《如果国宝会说话》主创的人员,其源点都是来自于纪录片界的同一枝蔓。

刚才说到的《下南洋》的执行总导演祝捷,也在《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剧组里面担任导演。

更加重要的是,《如果国宝会说话》剧组主创人员的性格,与杨晨的极其吻合。

他们文学功底深厚,对传统文化尊重,斯文又直爽,细腻又洒脱,笃定又幽默。

他们是同一类人,对待创作的态度也同出一辙,第一次见面聊天就一见如故。


如果说我的职业生涯里有里程碑的话,《如果国宝会说话》算是最重要的一个(《舌尖上的中国》只能算是最亮眼的一个)。

我相信,这部纪录片不仅仅是对当下,且对未来的行业发展与传播,都会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杨晨火了,但是他一点都没有变。依然独饮独醉,依然洒脱笃定。

当面临褒奖赞美之声,他依然选择去读诗,去跟孩子们一起过“夏令营“,低调而快活地为自己活着。


不可否认,有很多配音员和语言爱好者对杨晨的解说是有一些看法的,我听到的比如说杨晨是“素人”。

说他“素人”的,可能对素人的概念与沐沐不一样。

我认为的素人,可不是完全没有语言基本功的素人,而是没有播音专业痕迹的人。

杨晨有多年广播电台直播工作的经历,肯定不素,嘴巴上的功夫肯定是足够的。只是他一直在努力让自己忘记那些技巧和格式。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是写李叔同的。李叔同书法在近代史上的地位无需多说。

他说:把字写端正只需两年,写不正可能要二十年。”其中的滋味,沐沐请大家自行体会。


那么,我们能从杨晨的身上,获得什么样的养分呢?

他说他从未模仿过谁。他身上的特点,就是刚才写的那一大堆,造就了他独一无二的精神气质。

虽然这条路比模仿更难走,但一旦走出来,就是物以稀为贵。

其次,他并非专科出身,身上没有那些专业学播音的同学根深蒂固的毛病。

他的一切表达都来自于他的本身,来自于他对内容的关注和洞察。他对文字的理解,远远超过他对嘴巴的关注。

再次,他是个很善于学习的人。

通过几部片子的磨合,他已经非常清楚自己的特点和纪录片之间的关系,已经开始了解纪录片的创作和审美规律,而没有抱着自己的东西不放。


然后,他并非纯粹的纪录片解说,而是多处采蜜,舞台、诗歌、孩童语言、宗教经文,还经常健身。他告诉我,这些少了一样都不对。

最后,想进入一个行业,你需要观察这个行业,了解这个行业,缕清一个行业的脉络,理顺自己进入这个行业的步骤和步伐。

另外,气场要在一起——如果你根本不是“高瞻远瞩”、“雄才伟略”的人,你是很难与做这一类型的片子的优秀导演们合作的。

最恰当的解说,一定是性格和气质上的契合。

找到自己合适的点,不断地打磨自己,寻找自己,寻找需要自己的人和群落,是解说员走对方向的第一步。


我写了这么多,依然不是真相的全部,仅仅是从我的视角对事件的观察,不免偏颇。

但是他们走过的路,做过的事,动过的脑,才是我在这篇文章里希望告诉大家的。

不断打磨自己,寻找市场的规律,是我的目的。

为杨晨的新作品做个广告。


10月13日开始,在安徽卫视《诗·中国》节目中,他担任出镜寻访人。我也是第一次见他出镜做节目,让我们共同期待、学习。
 
我一直觉得雷磊和杨晨,是在未来等着我的人。他们已经在那里,期待着一个合适的机会,期待着我们的相遇。


那么,我们回到最开始的话题——“在纪录片世界,你会在未来等着我吗?”


长按图片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