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2024-01

纪录片《奇妙中国》以人文解读科学,以童话视角诠释科技,展现大国工程奇迹与科技发展的非凡成就。

一个温婉、年轻的女声领着你走进中国近十年来一些超级工程的心脏,给你揭秘核心技术的科技精髓,带来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奇妙体验。


让中国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受到强烈的感染与触动,生发强烈的爱国情感。


从纪录片《奇妙中国》的内容题材来看,上天的火箭技术、钻地的盾构机、荒漠发电的太阳能、极速列车、遥控的海底隧道、环沙漠铁路、远洋发动机等,这些技术很多虽然已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其中的诸多关键技术并不为常人熟知,蒙着一层未知的神秘幻彩。

纪录片的讲述,让我们读懂神秘幻彩背后的科学真谛。


纪录片《奇妙中国》全片都在进行传统与现在、当下与未来、普通与创新等多种类型的对比,表现大国科技所引发的诸多变化,情景超然,仿佛童话一般,清新梦幻,令人感叹。片中以CG动画、微缩模型等方式展现大国工程的宏伟与气魄,细致入微地刻画深藏其中的种种科技细节,既向观众阐释了科技原理,又建构了大国科技所带来的奇幻之“象”。纪录片画外音人物用新奇感、自豪感满满的语气给观众介绍、解释与评论,引领人们走进科技世界,探索科学的秘密。画外音中不时发出“答案超出你的想象”之类的赞叹,从叙述者的角度围绕纪录片建构了童话一般的幻象。



纪录片《奇妙中国》远景系列的镜头运用较少,对于近景系列的画面使用比较频繁。片中多用近景、特写刻画人物动作以及机器的细部,意在凸显科技的精微之处,同时,近景系列的画面有利于快节奏的叙事。《奇妙中国》的摄制方法多以短促的横移、环拍、升降、低空航拍等为主,从而形成镜头的运动状态。剪辑时又给予每一个镜头的时长很短,并且多以动接动的方式进行快速切换,从而呈现快节奏、迅疾轻松的画面叙事风格。画面色彩考究。谈到盾构机时,纪录片《奇妙中国》把盾构机的外形与内部结构解析得色彩斑斓,并用动画的形式将盾构机的地下作业演绎得生动炫丽。纪录片里的音乐配合画面风格,以欢快的节奏进一步强化画面叙事的炫酷。


纪录片《奇妙中国》采用5分钟的短片形态,显然是为了适合于社交化媒体时代的传播,便于受众的碎片化阅读。虽然每集纪录片时长较短,但纪录片的叙事并不简单,更不粗糙,反而取舍有度,叙事精当。运用悬念化的开头方式,牢牢地吸引观众。社交化媒体时代的短视频,开头有所谓“黄金三秒”的说法。抛出话题,进行悬念性设问。比如,纪录片《奇妙中国》说到光能24小时,在片头一开始就抛出“空中那团燃烧的大火球具有无穷魔力,但问题是我们如何取得这种能量的话题;


进入正片之后,又以孩子问爸爸的口吻提出“羊群为什么能在荒芜的戈壁滩上找到食物”的疑问,正式接入核心的纪录片叙事。


以假设开头,制造悬念。纪录片在谈到特高压的秘密时,开头便假设“如果没有这项技术,很多地方将是一片漆黑”,从而制造出人们渴望知道这一结果的悬念。突出问题,引发悬念。

纪录片在谈到超级数据库时,开头便说“今天产生的数据规模接近过去6000年的总和,深刻影响着我们的今天与未来,有什么办法呢”,观众自然想知道答案。简单铺垫,直抵要旨,实践短片叙事的干货原则。

纪录片在谈到“超超临界”发电机组技术,只是极简地交代了人类对于新能源的需求欲望,中国也不例外,然而依然利用“超超临界”技术进行传统煤炭发电的改造,并降低燃煤六分之一的消耗量,全片专注于这个核心技术的解读。片尾点题,从人文角度去解读大国科技的意义,进行宏观阐释,最后每集都落脚于“这就是奇妙中国”。

比如,纪录片谈到环沙漠铁路时,最后点题说,“无论生活在中国的高原或沙漠,我们都用科技实现了共同发展的期望和目标”。纪录片在此实现了从微观至宏观的主题升华。

纪录片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将观众带进大国工程背后的科技世界,以描摹童话故事的口吻揭秘近年来中国出现的“工程奇迹”,营造出科学带给人类以奇妙体验的叙事氛围。画面剪辑绚丽疾速,奇幻,炫酷,强化了整个视觉叙事的童话感。《奇妙中国》叙述者尽可能将生硬、复杂、深奥的科技概念与术语说得通俗易懂。纪录片说到磁悬浮时,“很炫酷地贴地飞行,其实只不过利用孩子们都知道的‘磁铁原理’”。纪录片用词极为口语化,语气恳切,有时还有几分孩子式的调皮、幽默,全片透显出对大国科技的欢悦与崇拜之心。拟人手法的运用,让大国工程不再遥远,更不是冰冷生硬,而是让整个纪录片的科技叙事变得亲近可爱,萌态十足。纪录片说火箭发动机“时而极度冰冷,时而又热情过火”,说盾构机是“探索黑暗世界的探路先锋”,说发动机是远洋航船的“心脏”。童话视角的奇妙之处,让纪录片的科技叙事不再高冷,更显人格化、年轻态,更加灵动活泼,富有清新的时代气息。

“小而美”的中国科技名片,中国人民幸福生活的“国之大者”。

大国科技,承载中国智慧,体现中国力量,象征中国精神。